欢迎进入广州新华学院招生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新华 >> 新闻报道 >> 正文

[羊城晚报]精选赛道、对照一流,打造优势学科,广东两所“中山系”独立学院转设更名

2021-03-21 00:00:00 

3月12日,广州南方学院揭牌

3月18日,广州新华学院揭牌

广州新华学院校园 学校供图

广州南方学院 学校供图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亮 实习生 李冰娜 通讯员 耿雪 刘英 刘赟

近日,广东又有两所“中山系”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正式更名挂牌。其中,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更名为广州南方学院,于3月12日举行挂牌仪式;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更名为广州新华学院,于3月18日挂牌。独立学院的转设更名意味着什么?转设后又将如何打造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独特的办学品牌?

打造特色办学品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根据教育部的函,独立学院转设后办学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站在新起点上,独立学院将如何谋新局,搞出新名堂?

广州南方学院党委书记李建超表示,学校将以转设更名为契机,作为推动学校未来各项事业发展和践行“建设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走在中国应用型大学前列”梦想的新的起点。

“学校将通过实施‘强基础、聚特色和显品牌’未来十年发展规划,努力到2025年建成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完善、大学文化特色鲜明的中国一流民办大学,走在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前列,向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进军;到2030年建成广东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走在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前列。”广州南方学院校长喻世友说。

据悉,广州新华学院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瞄准紧缺专业,优化学科专业,培养急需人才。目前,正在建设医、工、管、文四大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建设对接大湾区产业集群发展、适应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适应新业态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推进学术理论创新,勇闯基础、应用研究,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办学硬实力。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告诉记者,转设后将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着力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探索“校企联合”“校园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推动学校办学与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培育特色重点学科,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在近日公布的入选国家、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的官方排名中,广州南方学院在广东省所有高校(含公办、民办高校)中位列第29位,在民办高校中位列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电子商务专业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使广州南方学院达成了广东省同类院校唯一连续两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成绩。

目前,该校已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会计学、电子商务)、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经济学),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医学、文学、艺术与工学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记者了解到,办学15年来,广州新华学院培育出了一批特色和重点学科专业。目前,该校是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开设生物医学工程、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医学影像技术、金融科技、眼视光学专业的学校。此外,药学、会计学专业在2019年分别获批省特色专业、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专业获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我们将精选‘赛道’,对照一流标准,持续推进‘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纵深发展。”王庭槐介绍,转设后学校将打造特色、形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学科,努力使学科专业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升专业内涵、强化专业特色,以高质量师资、课程、教学资源、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推动学校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揭牌仪式上,广州新华学院党委书记周云表示:“独立学院转设既是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适应广东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注重内涵发展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着力打造面向大健康产业的医科方向、人工智能的新工科方向、新时代文化产业传承创新的新文科方向的学科专业。

教育专家熊丙奇:文凭的含金量,取决于办学质量

记者了解到,中山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宝集团有限公司就过渡期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善后事宜协议。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过渡期内,在学生的培养和管理体制上按照“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原则执行。即以转设前校名录取的学生,按照录取校名颁发学历学位证书;转设后以新校名录取的学生,颁发新学校的学历学位证书。

去年以来,教育部持续推动独立学院转设进程,广东大多数独立学院已陆续转设为民办、公办院校,也有一些高校以终止办学的方式实现转设。有一些人认为,独立学院转公办会对原来的学生有利,因为公办的含金量更高一些,而如果转民办或终止办学,获得的独立学院文凭得到的认可度就可能更低。

对此,记者采访了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他指出,这还是出于“唯学历”的认知,独立学院文凭的含金量,应该取决于本身的办学质量,而不是转设的方式。“并不存在水平高的独立学院转公办,水平不高的转民办或者终止办学这样的转设标准。事实上,只要是被独立学院正式招生、完成规定的学业,授予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毫无疑问都是会得到认可的。”

“独立学院的转设,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办学,提高办学质量。”熊丙奇认为,转设要基于有利于独立学院规范办学、提高办学质量的方向推进。同时,由于转设必然涉及现有师生的切身利益,需要就转设工作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确保转设不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师生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