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广州新华学院招生网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谈独立学院办学探索之路

2017-06-28 00:00:00 

中大新华学子为山区儿童筹得3996份免费午餐,获公益行动“爱心涌动奖”,学校拼音缩写ZDXH在北京水立方亮起。中大新华学院供图

王庭槐

4月举办的“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主题科技月活动刚收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下称“中大新华”)于5—6月再打出着力培养中青年教师、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组合拳”——“互联网思维进课堂主题教学月活动+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这被中大新华人称为“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大战”:305名50岁以下的专职教师全员参赛,11名教师最终拿到决赛资格。他们创新教学模式同台PK,有的利用教学APP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的采用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在这所中山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里,如此切磋教学“武艺”的场景屡见不鲜。在第二个发展10年里,该校践行着“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的新时期发展方略,已取得不俗成绩。

《武书连2016中国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质量100强》显示,该校居全国第十五,连续4年稳居广东省第三;在《2017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300强》中,学校发展综合评分居全国第二十九、广东省第六;公共管理、医学技术入选广东省2016年度特色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纳入第九轮重点学科建设;依托“六大人才计划”引进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行业精英、青年博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逸仙新华班、新华创业班、新华京苗班”等特色班级;成为国内首个“中国大学生产学研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签约独立学院首个“人卫开放大学首批试点单位”和“中国医学数字教育项目示范基地”……

谈到学校发展设想,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说:“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二个发展10年初期。前5年,努力建成特色鲜明、位居全国同类高等学校前列的独立学院;后5年,力争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大学。”

撰文:姚瑶 蔡舒钏 刘英 刘景毅 曾钶锜 编辑统筹:李杰伦

吸纳教育国际化经验,推动“学术强校”

问:走进校园,“中国需要清华,中国也需要新华”的标语十分醒目,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答:2017年,世界已进入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工业4.0时代。在我国,《“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为产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新趋向,同时也为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需求。在这个亟需各级各类人才的信息时代,新华需要与时俱进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对行业人才的需求。国家的发展需要清华等国内一流大学培养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同时也需要中大新华这类学校培育应用型、适用型的人才。

问:在探索具有新华特色的办学之路方面,学校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在第一个办学10年,我们十分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将“控规模、保质量、练内功、树品牌、促发展”融贯整个办学过程,基本建成了一所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基本齐备、教育品质优良的独立学院。在第二个发展10年的新起点上,我们确立了“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的发展方略,特别将“学术强校”提到首位,就是要提高学术含量,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达到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学科发展硬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初衷,最终回归教育本源——人的心智成长、潜能激发、人格健全与全面发展。

为此,学校“开天窗”拓展国际视野,要求每个专业对比国内外优秀高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借鉴学习凝练特色、找准方向;同时,借助中山大学等名校资源,发挥海内外高端人才的领军作用,以项目组建科研团队,以科研带动学科进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接地气”方面,校领导带领各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走访就业单位、实习基地,调研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及历年毕业生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反馈至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

学校积极探索教改与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学分银行、“2+2”学年制、“三导师”制、“四段式”激越教学法等改革经验。目前,学校以40个专业、8大学科及5大学科专业群为基础,重点建设了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着力打造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特色方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对稀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新增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数字媒体技术、西班牙语、医学影像技术等新兴学科专业;成为全国第二所成立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国内第三家从事听力学本科教育的高校,并牵头主办了全国高等院校第一届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建设研讨会,研讨制订本科听力教育行业体系标准,并应邀负责专业教材的编写。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该专业首届毕业生还未毕业,就被各大医院、医疗机构抢先“预定”了。

实施“六大人才计划”,优化师资队伍

问:“学术强校”离不开人才支撑,学校在人才引育方面有什么动作?

答:好的教育源于好的学术,好的学术依靠优秀的人才。学校以“六大人才计划”(“双百”计划、博士导研计划、校外导师导研导教计划、海外导师导研导教计划、“双师型”导师计划、督导倍增计划),打破学术人才的地域、校际局限,构建起一个相对健全的“学术强校”人才体系。

例如,在“双百”计划中,学校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引进、培育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百名博士。已引进博士19名,支持14名教师在职读博,已遴选18名骨干教师纳入第一批培养计划,第二批正在遴选;博士导研计划则从青年教师中遴选有学术潜力的“好苗子”,与校内外、海内外中青年博士或在读博士结成帮扶的“对子”,一同攻克学术的“关子”。2016年已结对培养18对,正在进行第二批选拨。

问:吸纳海外人才方面有什么成果?

答:海外导师导研导教计划引进了大批海外名师、学者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首席教授等,借助他们的国际视野、学术眼光和教学理念指导学校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学术研究、教学成长。如:聘请了世界著名经济学家Prof.Ron Anderson、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药学院院长Prof.Peter J.Little AM等。

问:学校还以“双师型”导师计划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答:是的。我们在各行各业聘请了239名“双师型”导师,或是企业家、技术专家,或是学生家长,建设了一支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导师队伍,探索校企合作应用型课程开发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创新,已打造一批横向的应用型课题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专业应用技能。如:在新华创业班、跨境电商班、新华京苗班、中大新华赛意学院、中大新华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中,由“双师型”导师“手把手”指导学生实践、实操、实训、实战。

以学生为中心,用心做新华教育

问:学校定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答:作为一所教学型高校,我们将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来抓,毕业生质量居全国第十五,并连续4年位列广东省第三;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4年稳居96%以上,2016年更是高达99.90%,在广东省二本高校中排名第二。

例如,护理专业毕业生多年来均100%就业,几乎全部进入省内外各三甲医院。这背后是我们人才培养精益求精的结果,譬如胃镜检查、皮试试验,一般学校只能在模型上练习,我们要求学生互插胃管、做皮试练习,因为只有亲身体会过,才能把技术练到精纯,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病人、珍爱生命。也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在省大中专预防医学技能大赛中已实现三次夺冠。

问:作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您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从教35年。您认为中大新华的教育理想是什么?

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的一段话让我很受启发,它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大学阶段是学生培养智慧、健全人格、养成良习的重要阶段。

在中大新华,就是要着力开发学生的心智,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培养“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他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充满梦想,并具有实现梦想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成长为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和有修养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办学12年,我们始终秉承孙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校训,传承中山大学包容、开放、创新的大学精神和人心向学的优良学风,坚持“三基三严三早”教学传统和“早、正、严、实”教学原则,并且主动顺应新时期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近年来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依托丰富的第二课堂、通识教育体系、公共选修课程改革来培育学生文理医融通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人文精神、艺术修养、国际视野的养成。

2013年开始,学校举办“新华五大讲坛”(学者讲坛、家长讲坛、学子讲坛、青年教师讲坛、企业家讲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企业”协同育人机制,邀请在各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技术骨干来学校授课,共育英才,如邀请国际数学大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院士等。其中,让学生和家长共同成为教育“主角”的家长讲坛最让我动容,有一位厨师父亲向学生讲述人生,还有一位聋哑学生的母亲分享经历,孩子现场拥抱母亲感恩母爱,同学们都潸然泪下。我想,这就是学校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爱的教育”的具体体现。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开放办校,与20多所境外院校、机构签约,推进“3+1、2+2、4+1、3+x、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搭建起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平台。

■典型案例

因材施教类:“逸仙新华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大新华,有一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田”——国内独立院校首创的“逸仙新华班”。在那里,每年“不拘一格、不唯分数”地从大一新生中选拔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有特长的60名学生,他们在这里有“私人定制”的课表、个性化的培养。

该班教学采用“四段式”激越教学法,即通过教师精讲、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和实践、成果分享4个阶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养成终身学习能力。班级采取“2+2”培养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单独组班宽口径培养,集中进行基础课程学习,以大文大理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强化学科基础;第三、四学年实行个性化专业培养,学生可自主选择回原录取专业或转专业继续学习。

“逸仙新华班”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采用“三导师制”联合培养,即全程导师、专业导师、特长导师相结合方式;特长导师由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组建。王庭槐说:“创办‘逸仙新华班’,就是要创造一个发现、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特质专长、个性潜能的环境,去帮助学生在个性发展中实现人格完整、全面发展,看到他们在中大新华‘千姿百态’地绽放。”

社会实践类:

思政教育践行“三早教育”理念

2016年12月,“京东百万免费午餐计划项目”表彰典礼在北京水立方举行,中大新华的拼音缩写“ZDXH”在水立方外墙亮起。原来,在这场公益行动计划中,中大新华学子用一个月的时间,筹得3996份免费午餐,解决了40位山区儿童一个学期的温饱问题,捐赠份数排名全国第五,被授予“爱心涌动奖”。

事实上,中大新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践行“三早教育”理念(早立志规划人生、早理论联系实际、早参加社会实践)。在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果展示评比中,该校4224名参赛学生有意识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许多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围绕学校所在地凤凰街道、麻涌镇开展调研,通过“走出去”调研发现问题,发挥专业优势实践应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016年,该校1471名学生立项70支队伍,实践脚步遍及桂、闽、鲁、赣、湘、琼等地。截至2016年12月,该校共注册23个志愿组织,实名注册志愿者11066名,其中党团志愿者8556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65项,服务时长62008小时。

“双创”教育类:

创客实验室与MIT共享资源

走进位于格物楼的创客实验室,可以看到走廊上悬挂有用纸质材料制作的云朵一般的吊饰,有用纸板切成的驯鹿……这些都是学生用现成边角材料,借助实验室的3D打印机、数字激光切割机等设备完成的。

2015年2月,经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Fab Lab审核,该校正式成为国际Fab Lab成员,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通过MIT审核认定的创客实验室,与MIT的Fab Lab共享课程视频与资源,也是广东目前唯一一所可以直接接受Fab Lab全球授课的高校。

该实验室负责人胡铁君介绍,创客教育与应试教育截然不同,不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传输,而是老师与学生共同研究学习,鼓励学生把头脑中的想法变为实物。目前实验室占地约300平方米,里面有全新的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CNC铣床、PC工作站、3D扫描仪、钻床、电锯以及专用工作室等。

■招生看点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校代码:13902)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6094人(含外省530人,本科插班生54人),共开设38个招生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健康服务与管理”为今年新增专业。该校2017年共面向17个省份招生,除广东外,还有海南、湖南、广西、福建、江西、四川、山东、吉林、辽宁、河南、安徽、贵州、云南、陕西、山西、重庆等。

该校开设有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合作的“2+2”本科双学位项目、国际高端财会人才培养项目——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方向班和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方向班等中外合作交流办学项目。

学校是由中山大学举办的涵盖文、理、医、工、经、管、法、艺等学科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已招收十二届学生,在校生21552人。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56亩,广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凤凰山麓,东莞校区位于东莞市麻涌镇的华阳湖畔,校园环境优美。两校区与中山大学校园网实现互联,共享母体学校丰富的信息资源,东莞校区、广州校区及中大南北校区之间每天都有校车往返。

数读中大新华

社会声誉

据《武书连2016中国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质量100强》显示,该校居全国第十五,连续4年稳居广东省第三;

据《2017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300强》显示,该校位居全国第二十九,广东省第六;

据《2016中国民办本科高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该校位居全国266所独立学院第十二,与2015年相比提升十六位。

人才培养

2016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团体奖6项、个人奖12项;省级竞赛团体奖5项、个人奖15项。获奖学生共计180人次;

截至2016年12月,2016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为99.9%,法学、旅游管理、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药学等专业均达到1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平均薪酬最高,为5393元。98.09%已就业毕业生集中在广东省,在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等领域从业的毕业生最多。

师资力量

截至今年5月,学校有教师121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6.4%,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5.2%。引进博士19名,在职攻读博士14人;遴选18名骨干教师、2名博士后纳入“百名骨干教师计划”;

现有72位校外导师,239名“双师型”导师,有6名教授列入首批海外导师,9位在聘外籍专家教师。

学科建设

现有40个专业、8大学科及5大学科专业群;

2016年教育部立项3项、2017年2项;

获批2016年度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2个;

获广东省2016年重点平台及科研项目立项11项,其中特色创新项目5项,青年创新人才项目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