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羊城晚报A2版专题报道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谈教育:
王庭槐校长(右一)、周云书记(左一)共同为2017届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
7月1日,2017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即将到来,不少考生和家长仍被五花八门的专业名称所困扰,选一个好就业、高品质的专业,几乎成为大家的一致目标。
有这样的大学专业——“二本”的毕业生几乎全部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三甲医院、医疗机构就业,供不应求,这就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中大新华)的“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而这也是该校坚持“学术强校、质量立校”方略,着力专业建设、打造专业品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的缩影。
毕业生就业率再创新高达99.9%,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二
据《武书连2016中国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质量100强》显示,中大新华居全国第15名,连续四年稳居广东省第3名;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4年保持在96%以上,2016年更是高达99.9%,在广东省二本高校中排名第二。
2016年,该校法学、旅游管理、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平均薪酬最高为5393元。98.09%已就业毕业生集中在广东省,在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制造业等领域从业的毕业生最多。
该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更是多年保持100%的就业率,毕业生几乎全部进入省内外三甲医院,甚至有许多学生还未毕业就被“提前预订”。
主动对接经济社会新形势人才需求,屡创就业“奇迹”
2014年3月,中大新华设立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同年6月开始招生,该校成为全国第二所成立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国内第三家从事听力学本科教育的高校。该系聘请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郑亿庆教授为系主任,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听力与平衡研究中心主任赵非教授为系副主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杨海弟博士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主任窦祖林教授为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副主任,师资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今年,该专业毕业的17名学生虽然是“半路出家”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转专业而来,但他们已几乎全部与广州、深圳、佛山的三甲医院签约或达成就业意向,在中心城市三甲医院普遍将招聘门槛提高至硕士、博士的情况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就业“奇迹”。
中大新华校长王庭槐作为设立听力与言语科学系的主要推动者,如此好的就业情况并未出乎他的意料。王庭槐表示,设立听力与言语科学系是学校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大健康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满足社会对稀缺行业人才需求所做出的尝试。近年来,学校还新增了数字媒体技术、西班牙语、医学影像技术等新兴学科专业,就业预期、社会反响都非常好。
开天窗接地气优化培养方案,早正严实提高岗位胜任力
对于学校的高就业率,王庭槐校长表示,这是学校多年努力的结果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学校一直紧跟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力求培养切合社会发展需求,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和有修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如何落实“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王庭槐谈到,首先是要“开天窗”,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有国际视野。学校有一套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这套方案一方面参考了国际高校中相关标杆专业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则参考了国内优秀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经对比借鉴和校本研究而成,可谓融合了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另外,人才培养还要“接地气”,中大新华的校领导、老师代表都去到毕业生就业的单位进行调研,和毕业生座谈,了解学生在中大新华四年学习的哪些知识和课程实用性比较强,哪些课程是落后的、可取缔的,这些意见均反馈至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
“我们已根据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了相匹配的教学大纲,在实施的过程中建立起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并在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这也是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用心做好教育的一种体现。”王庭槐说。
招生看点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院校代码:13902)
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6094人(含外省530人,本科插班生54人),共开设38个招生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健康服务与管理”为我校今年新增专业。
学校2017年共面向17个省份招生。除广东外,还有海南、湖南、广西、福建、江西、四川、山东、吉林、辽宁、河南、安徽、贵州、云南、陕西、山西、重庆。
我校开办有: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建立2+2本科双学位项目;国际高端财会人才培养项目[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方向班和CIMA(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方向班]等中外合作交流办学项目。
2017年学位授予仪式上,王庭槐校长(中)为4708名获得学位的毕业生颁授学位时学生与校长玩起了自拍。
学校穗莞两校区统筹发展,东莞校区被誉为“东莞最美校园”、“岛上威尼斯”,三面环水毗邻华阳湖湿地公园。
(羊城晚报文/记者林世宁龚笛)
转自:中山大学新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