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创新技能竞赛之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合影
第四届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创新技能竞赛之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颁奖仪式
为营造东莞市大学生正确读写汉字、感受汉字文化的良好风气,鼓励大学生自觉传播汉字文化、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一步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11月10日,第四届东莞大学生科技创新节——创新技能竞赛之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经过半年多的精心准备,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正式拉开决赛的帷幕。大赛由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和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中大新华)承办。
■东莞全市高校层层竞逐,15支晋级队伍决战中大新华
本届大赛以“笔尖出汉字,文化彰自信”为主题,面向东莞市高等院校学生开展。自今年9月比赛启动以来,市内各高校踊跃组队参赛,层层竞逐,最终来自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东莞开放大学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等9所高校的15支优胜队伍进入总决赛。
东莞市教育局职教高教与终身教育科副科长杨海波、副主任科员戚锐麟,中大新华校长王庭槐、中文系副主任夏茵英、校团委副书记陈忱等领导嘉宾出席。决赛开幕式和闭幕式分别由中大新华中文系主任宋俊华、中文系副主任李铭建主持。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李想老师担任大赛主考官,东莞理工城市学院吴士田,东莞开放大学曾中辉,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王惠、郑秋晨等四位老师担任大赛评委。
东莞市教育局职教高教与终身教育科副科长杨海波为大赛致辞
大赛伊始,东莞市教育局职教高教与终身教育科副科长杨海波致辞。他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记忆和自豪。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和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决定以举办汉字听写大赛为契机,改观信息时代大学生“见字忘音,提笔忘字”的现状,扎实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与辨识能力,大力营造东莞市大学生正确读写汉字、感受汉字文化的良好风气。
颁奖典礼上,中大新华王庭槐校长为大赛致辞。他对本次大赛获奖的参赛队伍及指导老师表示热烈祝贺,向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局、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和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等主办单位对本次大赛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汉字听写大赛有助于纠正学生不分场合随意使用非规范性语言的倾向,有助于纠正当下学生普遍存在的重视外语忽视母语的偏向,促进学生加强对母语的学习,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华夏文明从未中断,汉字在文明延续、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与基因,穿越历史长河,释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在今天,我们应该倍感珍惜这份光荣和遗产,保护它们并将其发扬光大。此前,校内汉字听写大赛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已成为中大新华中文系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赛主要是正字,我们的汉字听写大赛不仅有正字还有正音,这是我们的独创。”在此,他希望中大新华将这张‘名片’不断擦亮,把它的文化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据悉,今年是我校第一次承办东莞市大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大赛立足活动宗旨,在各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往届比赛组织经验,精彩呈现了汉字文化的传统魅力。
本届大赛决赛环节让人眼前一亮。正字与正音并重,要求选手综合展现自身的汉字运用能力。决赛共设三个环节,分别考察选手的汉字认读能力、正字正音能力和汉字综合运用能力,层层递进,以全方位地展现选手的汉字素养、彰显汉字魅力。在题目设置上,比赛更重视对常用汉字的考察,而不追求艰涩与冷僻,从而使得参赛选手和观众都真正体会到汉字扎根于我们生活之中的魅力。
下午三时,经过三轮激烈的角逐,比赛圆满落下帷幕。赛后,中大新华李想老师作为大赛主考官,对同学们在参赛过程中的汉字听写及运用能力表示肯定,同时对当代大学生如何科学使用汉字,培养语感提出了建议。她说:“针对部分大学生‘见字忘音,提笔忘字’的情况,我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去锻炼。一是‘见字忘音’的同学可以通过朗诵朗读一些经典作品和著作,加强锻炼,培养语感;二是‘提笔忘字’的同学可以主动离开电脑,走向书写的世界里,多写写散文或者日记,尽量用自己的笔来书写,甚至可以给远方的朋友写一份信或明信片,这也是一件好事儿。”
一等奖获奖队伍广东科技学院“燃之队”队长黄瑞琴同学在赛后分享了汉字集训学习方法。她说:“开赛至今,团队在指导老师的悉心培训下大大提高了词汇量,通过3轮集训和每晚线上自测,使得队员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此外,队员们还自行分成两个小组,在赛前进行自查自纠,认字辩音。” 方块汉字彰显民族自信,文化传承任重道远。各优胜队伍凭借扎实的汉字知识、丰富的汉字素养为自己赢得荣誉,也彰显了身为华夏子孙、身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文化风采与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我们的文化自信要建立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怀揣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东莞市教育局职教高教与终身教育科副主任科员戚锐麟(左一)颁发优秀指导老师奖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右一)为一等奖获得团队颁奖
东莞市教育局职教高教与终身教育科副主任科员戚锐麟(右)给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颁发了优秀组织奖
校记者站中文系分站、中大新华记者站供稿
文/李洁玲 黄要武
图/李波 黄君乐 黄文贞 黄弘杰(实习)
审校|刘英
责编|杨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