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广州新华学院招生网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喜讯]中大新华葡萄牙语、传播学、音乐学、网络与新媒体、社会工作5个新专业获教育部审批通过

2018-03-22 00:00:00 

3月21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8〕4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葡萄牙语、传播学、音乐学、网络与新媒体、社会工作5个专业获教育部审批通过。至此,我校拥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医、工、经、管、法、艺8个学科门类。

我校葡萄牙语、传播学、音乐学、网络与新媒体、社会工作5个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备案和审批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办学十二年来,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对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学科建设的完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注重重点学科的培育、品牌专业的建设、特色专业的打造等根基性工作,在母体学校中山大学优势资源的支持下,其学科专业优势日渐显现。近年来,我校在王庭槐校长提出的“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十六字方略的引领下,实行了“开天窗,接地气”系列教改举措,持续优化学科门类专业设置,2013年至今,我校获教育部备案和审批的新专业共有19个(具体见下表)。

以下为五个新专业的情况介绍:

1.葡萄牙语

专业设置背景:葡萄牙语位列世界流行语种第六位,仅次于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截至2013年,全世界共有约230,000,000人口使用葡萄牙语。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有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东帝汶、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随着中欧、中国-拉美、中非外交和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合作领域扩大,葡萄牙语人才需求增加,而目前国内开设葡萄牙语专业的高校不多,高质量的葡萄牙语人才紧缺。为了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需要,顺应国际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校设置了葡萄牙语专业,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葡萄牙语商务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小语种专业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葡萄牙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对外经贸、文化交流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葡萄牙语商务人才。本专业同时安插部分英语专业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双语进行对外交流,极大提高求职竞争力。

专业优势:该专业隶属外国语学院,该院在培养学生外语能力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在省市乃至全国的专业技能竞赛、学科竞赛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校多年来开设了葡萄牙语选修课,英语专业则开设了葡萄牙语为二外课程,举办了中拉、中巴贸易等讲座,为设置葡萄牙语专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此外,外国语学院对葡语专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充分的论证,对该专业人才培养和师资储备已有明确的方案。

2.传播学

专业设置背景: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的集团化整合,特别是互联网对传统新闻业的冲击,传统新闻媒体招收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数量逐年下降,50%以上的毕业生毕业后更趋向于在企业就业。传播学专业的开设适应了我国新闻传播类人才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数字媒体环境下媒介融合之大趋势以及新闻传播学学科边界扩大的新需要。“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数字化变革的社会大趋势下,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跳出新闻学和公共关系学等现有的专业框架,审视、思考和调整传播学的培养方案。同时,新闻传播学学科边界在延伸拓宽,文化产业、动漫、影视等均被纳入新闻传播院系当中,形成了与本学科原有的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和编辑出版等专业共容并存的新态势。由于外部的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和内部的新闻传播院系培养方向均发生调整,现在新闻传播院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越来越多元。结合我校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与传播管理的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具有扎实的传播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在各级政府机构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公众信息沟通、公共传播与舆情管理,具备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以及高度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传播人才。

专业优势:该专业隶属公共管理学院,该院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中积累了一定的办学成果,2012年又新增了公共关系学专业,并在公共关系学专业学生培养中加入了包括《电视新闻》、《传播学》、《社会舆情研究》、《危机传播管理》等传播学方向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积累了一定的传播学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经验。我校是一所多学科的普通高等学校,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中文系等开设课程有部分涉及传播学专业,可以整合多个院系的教学资源,形成协同育人平台。该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聂静虹教授、张宁教授、邓理峰副教授、谭昆智副教授等都是国内传播学研究的佼佼者,走在专业建设发展前沿,在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同时,可以借力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在该专业建设中的经验,并共享教学资源,建立起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以及资源丰富的协同育人平台。

3.音乐学

专业设置背景: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音乐兴趣,陶冶其艺术情操。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印证了这一趋势,同时也表明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文化培训机构的人才需求将会大大提升。近年来,新时代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音乐文化产业的潜力十分巨大,其以文化产品商品化为核心,包括音乐商演以及音像业、影视、文化与传媒、数字媒体等幕后工作,该产业亟需一大批既有较高音乐艺术修养,又具有创新、策划、管理能力,并且了解市场的艺术管理专门人才。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许多政策,鼓励文化艺术走进基层和社区,为应用型音乐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就业途径。综上,人才市场需要大量具有音乐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熟悉文化产业策划与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现有的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为我校开办音乐学专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素质较高、基础扎实、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并有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系统的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技能,以及现代艺术管理理论,能够在文化管理、音乐演出、影视制作、新闻出版、音乐教育、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和部门从事音乐表演、音乐创作、艺术管理、艺术评论及科研、音乐教学、企业文化以及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各类实际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优势:该专业隶属艺术与传媒学院,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以学校艺术教研室为依托。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研究部艺术教研室成立于2012年,音乐艺术课程已有一定积累,先后开设有中国音乐欣赏、时代文学与音乐、戏剧艺术、音乐节奏与律动、音乐鉴赏、中国民歌与器乐鉴赏、中国好音乐、声乐基础与阿卡贝拉演唱等若干音乐艺术课程。二是具有良好的学生艺术团体及文化氛围。学校拥有为数众多、专业扎实的艺术团队,为音乐专业的增设奠定了一定基础。校艺术团包括合唱队、器乐队、民舞队、街舞队、话剧队等七个学生艺术团队,创立至今已有十年,共吸收发展六百多名学生参加,先后有来自星海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十几名专业教师担任艺术团的指导老师,组织举办过多项重大艺术类赛事,如广东省第九届大中专学生校园文体艺术节、广东省第九届大中专学生舞蹈比赛、第三届东莞市合唱节暨“唱响中国梦”广东省第十一届“百歌颂中华”合唱比赛、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声乐大赛等,在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为学校营造了崇尚艺术、欣赏艺术、创造艺术的浓郁艺术氛围。

4.网络与新媒体

专业设置背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和社会亟需的新兴专业,符合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以及学科专业定位的整体架构,已在学校战略层面上获得了重视与支持,并被列入学校重点扶持与发展的学科队列。“媒体融合”、“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由媒体技术带动的新媒体的发展已经渗透到媒介的每一根神经,网络逐渐成为采集、传播和消费信息的主渠道。融合传统媒体的先进成分同时用现代传播技术推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和传播哲学,新媒体人才已成为媒介机构的时代新宠。近2年,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2-3倍,智联招聘专家预测,中国新媒体人才和媒体融合人才的缺口每年60万到80万人之多。新媒体传播人才是信息时代下各级媒体及其它行业的紧缺人才,市场缺口很大。信息传播是任何机关维持正常运转,建构政府、企业和各行业形象、扩大自身知名度,拓展业务范围的关键策略,但传统的宣传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传播的需要,急需能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的新媒体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信息采写、策划、传播,兼具新媒体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又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网络与新媒体人才。

专业优势:该专业隶属艺术与传媒学院,为办好该专业,我校专门聘请了原南方影视传媒集团及广东广播电视台广电影视创作核心专家,以及广州大学等开办相同专业的专业教师,整合各方力量,构建了一支高层次、高声望,结构合理,实践能力极强的师资队伍。并在既有计算机专业所用电脑网络设备的基础上,添置完整配套的新媒体所需摄影摄像、数字制作、创意实现等专业设备50 套(台),以保证办学所需。

5.社会工作

专业设置背景: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培养的社工毕业生约为10000人,远远达不到社会的现实需求。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社工们已发展为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等扶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已经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广东省民政厅从2017年开始实施广东社工“双百计划”,旨在粤东西北15个地市建设200个社工服务站,随着计划的进一步推行,广东的社会工作人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的面极其广泛,随着相关政策的日益完善,该专业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好。经济越发达,社会越进步,就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能系统掌握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适应现代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紧迫需要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专业优势:该专业隶属公共管理学院,该院在学科建设顾问夏书章教授的指导下,在专业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在行政管理专业中开设了社区管理等一系列课程,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我校是一所多学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全面,教学资源丰富。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系等开设的课程,有相当一部份包含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时引进了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储备了优秀的师资。中山大学本部的社会工作专业经过九年的探索已经走上了一条专业化、本土化的道路,有着雄厚的师资和深厚的学科基础,在依托中山大学本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本身的师资力量,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有信心使其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强大发展潜力的特色专业。

宣传与新闻中心、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供稿

文/李波 王丽丽

审校/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