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广州新华学院招生网
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第三届全国人力资源教学实践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举办

2018-05-13 00:00:00 

5月12日下午,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精创教育杯)第二大区赛暨高峰论坛的人力资源教学实践研讨会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东莞校区顺利召开,旨在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搭建全国各高校专业的交流平台。本次研讨会由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徐刚教授主持,来自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四省等47所本科院校的近百名教师参与了讨论。

人力资源教学实践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围绕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践面临的专业特色、实习见习、技能提升、职称评审等问题与挑战,共同探讨产学创研协同育人平台的实现方式,探索未来教学与实践发展新思路。四位深耕教学与实践多年的教师在面对新时代新变革教育教学挑战的同时,积极分享了自身的教学见解与经验,并与现场多位老师展开互动。

湖南科技大学领队王文涛老师在研讨会上作分享

湖南科技大学领队王文涛老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定位、教学痛点有着独到见解,并提出相应解决思路,形成全面性立体化的教学体系。第一,专业特色定位方面,首先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注重定量能力的提升,其次重视校内外的实践与模拟活动。第二,面临的教学问题有两点,一方面老师精力有限,无法兼顾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实践效果难保障,存在学生实习见习的安全管理问题。对此,王老师提出三个解决思路,一是制度创新,实现学生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的导师制,加强师生互动;二是成立协会专款使用实践经费,多派老师“走出去”;三是不忘教育初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老师积极奉献。

广东药科大学领队王学工老师在研讨会上作分享

广东药科大学领队王学工老师指出,作为一所以药科和医学为重的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在广东药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细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等专业;第二阶段则进行大类招生,从第三学年起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由于人力资源具有相当的专业性,很多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第三阶段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如果让学生纯看课本,到课率非常低,因此让学生自主成立模拟公司,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模块。除了被边缘化的挑战,还存在学生性别比例不平衡的问题,近年来发现学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男生越来越少,60人的班级只有3-4位男同学,而且男生多不发言。在广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不难,但找到好工作不易。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领队李文靖老师在研讨会上作分享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领队李文靖老师对于实习见习、专业技能提升两方面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经验与成果。关于实习见习问题,主要安排一半的学生去广西人才市场实践,另一半的学生可自由寻找实习单位。实习期间,学校做到严格的过程监控,如打电话与单位沟通,或组织老师去企业考察,保证实习按质按量完成。专业技能的提升,则针对学生会干但不会说的问题,开展专业性活动。其一,“人力任我说”主题演讲,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其二,“人力青年说”等类似座谈的活动,则通过导师制、班级制落地。其三,开展课外训练项目,以兴趣班形式呈现,如运营公众号、学习化妆、PS、手工等课程,学生参与异常热烈。李老师认为如何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成为真正的核心,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罗亮梅老师在研讨会上作分享

我校罗亮梅老师作了题为《内涵式发展视阈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的主题演讲,从内涵式发展、专业实践教学痛点、专业实践探索三方面总结并分享她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第一,内涵式发展与实践教学的提出与十九大人力资源管理要迅猛发展的背景息息相关,文科专业要做到“既会说又会写又会做”的目标,就要“尽精微,致专实”,精益求精打造人才培养模式,细致入微以学生为本,通过专业师资、专业竞赛促进教学提升。第二,专业实践教学痛点有三,实践与理论教学融合不严密,很难找到载体推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专业对口实习单位容纳有限,批量解决实践实习困难。第三,中大新华的专业实践探索以校内实践教学为主,校外为辅,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区别于研究型路线,本校以实践教学(应用型)为突破,促进“四能”人才培养,并以管理学、经济学基本课程及专业课程为依托;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结合实训室进行学习;以新兴人力资源服务业为校企合作契机,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如软件公司、在线招聘平台、高端劳务派遣均可成为就业方向。

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带头人徐刚教授主持研讨会

最后,主持人徐刚教授做总结讲话,他指出各大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既存在共性问题,又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开展相应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技能,并促进全国人力资源管理资源共享与协作共赢。

现场互动

Q1: 如果我们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买软件进行实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走出去,这就存在实习见习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实习见习给用人单位带来较大的打扰,另一方面师资力量不足以支持校外实践。我们可以怎么做?

王文涛:我们学校附近有不少工厂,联系实习见习单位不难。实习见习的落地可以交给班干部或学校社团来组织,老师相对来说工作量可以小一些。

王学工:我们不采取集中联系实习单位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

Q2: 通过什么形式让学生自主成立公司?

王学工:学生喜欢成立什么公司,就可以让他们成立或经营什么。比如绩效管理课程,可以让学生做员工的绩效管理,或到咨询公司参与项目,做工资体系等等,学生会更有积极性。我觉得虽然软件可以买,但自己实践出来的东西更好用。

Q3: 年轻老师该如何协调科研与教学?

王学工:对于老师来说,不做科研就无法评职称,这关乎个人利益,而且学院也需要项目支撑,所以推动着年轻老师持续关注科研。但我们作为老师,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有爱心,要搞好教学。

赵琛徽:我认为,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惠及师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与正教授的评审都是量化打分,如正教授科研占七成、教学占三成,副教授科研占六成、教学占四成,形成标准化分数,通过排名顺序进行投票,我们要探索从制度上充分体现教学的作用与价值。

公共管理学院供稿

文字/罗海娇、马子涵

图片/中大新华记者站 张童威

审校/徐文俊